国内对外资银行的规制及其效应研究

点击数:958 | 发布时间:2025-07-19 | 来源:www.medlth.com

    中图分类号:F239.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4117(2011)03-0096-02

    在一些过渡和转型的市场经济中拥有一同的特点就是该海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比如东欧国家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从1995年的11%上升到了2003年的65%。在拉丁美洲,亚洲,中东等区域状况也是差不多,只不过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相对慢一些。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统计数据(2002年)显示,低收入国家外资银行资产在银行总资产比重从1995年的19%到2000年增加到了42%。现在,国内已经全方位履行入世承诺,金融业全方位进行对外开放。中外银行的大规模角逐也算拉开帷幕。据中国银监会2010年公开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来自世界46个不同国家和区域的194家外资银行在内地拥有301家分行,另外还有229家代表处。同时依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3,492.63亿元,同比增长0.33%,是04年同期的231%,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1%,其中资本金(营运资金)1435.1亿元,同比增长16.33%,占全部金融机构实收资本的5.86%;负债合计11,818.4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合计的1.59%,整体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分别达21.22%和20.76%。不好的资产余额61.82亿元,不好的贷款率维持在0.85%的低位。国内外资银行的大规模增长显示国内政府正在进行银行业改革,外资银行正在积极地加入国内银行业的角逐。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内来讲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积极的方面有,第一使国内可以更好地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角逐,有益于国内政府吸引新的资本和促进当地效率不高的银行进行重组。外资银行的进入后一个可能对当地银行的重组的途径就是对该区域银行的溢出效应,另一个就是增加该区域银行业的角逐;第二是有益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国内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收益降低,为了提升收益国内银行会积极进行改革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带入新的金融技术和服务,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对这类新品和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消极的方面有,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新的金融服务和技术,这类会减少国内银行的信用水平致使金融不稳定性;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会致使国内的货币政策在进行调控时成效大大优惠。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双重性,引发了对其进行规制理论的进步。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失灵,具体来讲表目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资银行的负外部性。外资银行的破产破产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这就是基负的外部效应。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看法,征收庇古税可以消除外部性。不过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紧急的不对称性使这种办法没有办法。故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二是银行业存在的自然垄断特质。银行业具备规模经济性致使其有自然垄断趋势,这破坏市场经济所需的本钱――价格结构,影响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银行业垄断势必会致使金融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金融配置资源的扭曲。因此预防外资银行的垄断特质,维护市场角逐秩序,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三是外资银行的公共商品特质。四是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