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比较与剖析

点击数:812 | 发布时间:2025-07-28 | 来源:www.dzryhb.com

    本文依据新准则对资产要点的重新分类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重新规范,就新准则下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适用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列支与可否转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剖析。

    国内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除保留原有些按流动性、非流动性分类外,取消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并将原在表外披露的衍生工具改在表内反映,同时增加了金筹资产、投资性房产、油气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内容。新准则对资产要点的重新分类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重新规范,使大家对各项资产减值的核算犹如雾里看花。
    1、适用准则不同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金筹资产与非金筹资产的不同特征,决定了企业各项资产减值的核算存在差异,不可能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有关信息披露在同一项会计准则中进行规范。在国内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虽有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但该准则主要规范投资性房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的处置,其他资产的减值则由其他相应准则规范。这种做法也与国际惯例相一致。具体如后面附表所示。
    2、是不是需要核算减值视资产的期末计价办法不同而定
    资产的期末计价是指资产负债表中以何种计量属性反映资产的价值,这与资产的后续计量有关。中外会计中,资产的计量历来有本钱与公允价值两种模式。使用本钱模式时,资产按历史本钱反映,客观、靠谱,数据容易获得,而且可防止因为使用其他计量属性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差异,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而是传统会计中常见的一种计量属性。在原有些损益表重心观下,因为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自用而非销售变现,因而无须考虑其市价的变化,会计一般使用历史本钱的计量模式;但在资产负债表重心观下,资产代表企业将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在计量资产时,就不应以反映“过去”的本钱为基础,而应以反映“将来”的价值为基础。除此之外,在物价明显变动的状况下,使用本钱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有关、靠谱、可比性比较差,由此产生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信息有关性强,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的,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公允价值又很容易确定,因而遭到推崇并广泛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在全方位推广用公允价值。
    从资产的性质来看,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性存在差异。流动资产可以随时变现,对公允价值的变动很敏锐,有关性强;非流动资产则不然,公允价值的正常变动对其影响并不大。从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应用状况来看,历程了禁止用、很多用、限制用的多次反复。考虑到中国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需要,针对国内市场欠发达的近况,本次会计规范改革,国内适度、小心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目的是使会计信息尽量地反映企业的实质、特别是资产的现实价值,强化有关性水平。从此理念出发,国内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一般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计入当期损益,这也符合全方位收益报告的国际趋势;少数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作为资本公积处置;没有活跃市场的资产,则沿用本钱计量模式,预防企业的操纵。期末计价使用公允价值模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没有减值的核算;后续计量使用本钱模式的资产,无论从资产概念或小心性原则考虑,亦或财务报表要点的确认标准,依据决策有用的会计目的,会计上应以反映资产“将来”的价值为基础、对资产账面价值的降低予以确认。可供供应金筹资产的期末计价虽使用公允价值模式,以其变动金额调整权益,但当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降低时,应确认减值损失。
    3、确认资产减值的比较范围不同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需要将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理论上讲,比较的办法或范围有三种:单项比较法、类别比较法和总体比较法。其中单项比较法比较准确,但操作复杂;总体比较法操作简单,但不准确;类别比较法介于两者之间。国内新的会计准则一般需要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但下列状况除外: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