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哪些用途

点击数:352 | 发布时间:2025-08-11 | 来源:www.wgyhf.com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5349(2017)06-0029-02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和难题,假如识字教学处置不好,教学总是会比较枯燥。借助字理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去知道课文,学好课文,也就产生了学习生字的愿望。常规的识字教学是按“读音―析形―组词―造句”的模式,教师简单教学,学生机械识记,学生容易对识字感到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尝试“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即依据字理,从剖析汉字的组构入手,灵活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常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技巧习惯的融合。”[2]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架构的表意性特征,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系进行剖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依据汉字架构规律识字,激起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其独立的识字能力。实践证明,合理运用识字教学,对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近况

    1.学生识字态度消极

    珠海香洲区湾仔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因为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识字量不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大。所以生字教学总是成了大家这些学校的老大难问题。学生识字态度消极,学习成效不佳,主要表目前:生字字形记忆机械,学习效率较低,容易加减笔画等;形近字很难区别,总是是张冠李戴;对汉字的内在文化意境,常常一知半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学好生字,非常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生字学习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从而逐步打造我们的自信心。

    2.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考证汉字文化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包括着大家的祖先对于自然和自己的认识和智慧。古人造字并不是凭空杜撰,每个字都与大家每一个人的生命息息有关,每一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汉字是大家与祖先要紧的交际工具,教师要擅长从汉字中汲取先人的智慧,获得心灵的力量。目前,不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重视汉字文化考证,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如把“田”字讲解成象形字,说它像农田,但在《说文解字》中的讲解是如此的:“田,纵横摆列。种谷子的地方叫‘田’。像四个‘囗’。字形中央的‘十’,表现的是阡陌纵横的格式。所有与田有关的字,都使用‘田’作边旁。”[3]因此,教师在字理教学中应该注意从权威的书本中去寻得汉字的本意,不断加大汉字文化修养。

    2、字理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哪些用途

    1.有益于激起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其文化素养

    “新课标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4]但目前的学生对于汉字缺少必要的热爱和知道。多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汉字背后传递的文化符号讲得极少。对于汉字的教学,教师需要运用寓教于乐的办法,借助一幅幅图画与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譬如在教学“书”字时,教师应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即先在黑板上根据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的顺序书写“书”字的演变过程。详细地为学生讲解“书”字在不一样的字体中所蕴含的意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结合与“书”有关的词汇譬如“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给学生解说这类词在封建年代常用来代指书本。通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学生们不只记住了汉字,而且获悉了汉字背后的意思。

    又譬如在执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课中,教师可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字理教学解析“孝”字,即先出示“孝”字的甲骨文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的意思,下面为学生解“孝”字的本意。“孝,《说文解字》讲解篆体孝字云:善事爸爸妈妈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讲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在这幅图片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子搀扶或者背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就是孝顺的具体表现。通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学生们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增,而且获悉了汉字背后的意思。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并非仅仅被动地同意教师的灌输,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教师可结合形声字的记忆规律渗透字理教学。教师第一问学生“泡”“饱”“跑”“抱”“袍”“炮”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回答“他们除去偏旁不同,右侧都有一个‘包’字。”教师进一步问学生:“它们的读音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它们的读音都非常相近,都有相同的韵母”。最后教师总结:“这种一半表音(声旁),一半表意的字(形旁),叫形声字。字的左侧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右侧代表这个字的读音。”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目前的几个生字:“泡”的形旁为三点水,含义明显与水有关;“饱”形旁为食字旁,含义与食物有关;“跑”形旁为足字旁,含义与脚有关,这三个字的声旁为“包”,表明这类字的读音与其相同或相近。教师还可让学生说源于己认识的汉字里面的形声字,学生就会找出“糖、塘、搪、躺、趟、淌”等字。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学生有趣且主动参与学习,对认知陌生的形声字及培养自己文化素养都大有裨益。 2.有益于培养学生形象认知汉字的能力,提升学生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就要认和写,认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写是必要的过程,是认的延续和进步。认字与写字的有机结合,是提升生字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加大了写字的需要,这当然不止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写字,还有延续汉字书写文化,培养正确书写习惯有哪些用途。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造字本身有肯定的规律,其音、形、义之间有肯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刚开始就教生字正确的音、形、义非常重要,给孩子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常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用教程,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5]

    譬如,教师在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五》“斤”和“折”字时,先出示“斤”字的象形图片,表明“斤”字的本意为砍木头的斧子;接着教师出示解说“折”字的象形图片,让学生猜一下“折”字的意思,因为学生刚刚已经初步知道了“斤”字的本意,就不难猜出“折”字的本意为“一把斧头把树木砍断”。通过形象感知的记忆规律,学生不只记住了汉字,而且进步了想象力。教师在整节课教学中,字理教学一直贯穿孩子学习的一直,最后听写。调查发现,湾仔二年级(1)班52人中,满分人数为32人,错三个字以内人数为13人,出色率为87%。经剖析,没拿到出色的七个同学,都是班上基础还不够扎实的孩子。通过和以前教师单纯讲授生字结构和书写过程相比,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愈加结实,准确率也更高了。字理教学引导学生形象认知汉字,有益于提升识字教学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并非简单的常识传授予解说,教师需要借助多种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的时候,应结合汉字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充分运用汉字的架构原理引导学生主动认知汉字的形音义,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