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汇率规范变革教训及启示

点击数:349 | 发布时间:2025-08-16 | 来源:www.rengniang.com

    自从2002年底日本财长提出人民币升值的需要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热门问题。但,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很敏锐的问题。人民币汇率稳不稳,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内能否维持一个稳定的改革环境,能否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否提升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事关国内的经济进步和民族利益。因此,怎么样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变重压为动力,就成了国内目前经济日常尤为重要的问题。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重压和预期,大家该怎么样应付?作为进步中国家,大家可以从亚洲的一些国家或区域的经济进步和汇率规范变革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1、亚洲国家在经济进步中进行汇率规范变革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来,亚洲的国家或区域都在努力谋求自己的经济进步。大体上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新加坡和韩国连续40年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增速明显加快;60年代日本经济每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这类国家的飞速发展,都获益于稳定的进步环境,包含稳定的汇率规范。而汇率规范改革致使经济进步受挫的尤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典型。

    自1949年4月25日起,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支持下,推行振兴日本经济的“道奇计划”,将日元兑USD汇率锁定在1:360水平,这一固定汇率一直推行到1971年,共达22年之久。固定且较低的汇率致使日本企业可以长时期不必担忧汇率的变化,而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劳动生产率、商品水平和扩大商品出口等方面,从而很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进步。据统计,1955|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超越了8%、10%、12%.但,伴随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产业结构与美国趋同的状况下。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向所有要紧工业范围扩展。在这一背景下,日元被迫走上了升值的道路。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71年2月。
    1971年12月西方十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召开会议。决定将日元汇率升值16.8%,即1:308,并以此作为基准汇率,可上下浮动2.25%.此后,因为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USD汇率仍继续下滑,从1USD兑360日元升值为306日元。这一时期实行的是固定汇率。

    第二阶段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
    1973年2月美国宣布USD对黄金贬值10%,日本也只得让日元向浮动汇率制过渡,越来越升值为1USD兑240—250日元。

    第三个阶段为1985年“广场协议”迄今。
    1985年9月,美英法日德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餐馆举行会议,达成促进日元、德国马克对USD升值的“广场协议”。此后,日元汇率开始飞速上升,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每年平均达到5.2%的水平,1995年最高达到1USD兑换80日元的最高水平。后来,汇率在1USD兑90|140日元之间波动。

    日本货币升值的结局是致使了日本经济—蹶不振,持续10多年的低迷。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泰国。经过40多年的持续迅速增长将来,泰国觉得本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较好的进步阶段,经济实力也已大大增强,于是舍弃了泰国货币泰铢与USD的固定比价,转而实行浮动汇率规范,并在国际投机资本的;中击之下引发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为经济进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本和泰国的汇率规范变革,既给大家带来了教训,也带来了肯定的启示。

    第一,对本国的经济进步不可以盲目乐观,而对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害处不可估计太低。日本和泰国都对本国的经济进步估计得过高,而对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害处却估计得不足。当时有的日本人士觉得,经过战后40年的进步,日本不但在制造业方面已经战胜了美国,在货币范围也挺起了腰板。而且,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想借机提升日元的国际地位。进而提升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也在一定量上助长了日元的升值。

    第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产业雷同,是贸易摩擦不可克服的重要原因,而解决这一难点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两者之间的产业雷同是主要是什么原因,这一点在两国的汽车贸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后来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得快,哪个就能占据主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美贸易摩擦加剧的状况下,少数日本企业和机构在盲目乐观情绪的支配下,对将来的进步谋划不足,不只在欧美国家很多购置房产,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名画古董。与此相反,美国却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花大力气进步信息产业。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持续10多年的经济停滞,而美国是持续10多年的兴盛。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