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银行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剖析

点击数:873 | 发布时间:2025-09-11 | 来源:www.nangding.com

    1、问题的提出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燃全球银行业,随后掀起一波高过一波金融海啸。无论是百年老店花旗集团,还是投行巨头美林集团,都无一可以免于金融风潮下巨额坏账的计提,其最后的结果是数家银行纷纷落马。在一个个世界级的银行破产破产之时,无论是投资者、监管机构还是中介机构都曾剑指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他们觉得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金融危机中导致了顺周期效应:市场低落|金筹资产流动性降低|买卖价格持续降低|提取减值|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加强核减权益。

    一个计量属性是不是真的如金融大亨们所言,对银行业的破产起到了推波助澜有哪些用途?立足中国,常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确认金融工具对国内上市银行业财务营业额影响有多大,又将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2、公允价值计量对国内上市银行财务营业额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银行净收益的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对银行净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目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该科目综合反映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性房产公允价值变动”两者之和对上市银行当期损益的影响程度。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又包含三部分内容,“买卖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他”的公允价值变动。

    从四年年度报告来看,14家上市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正负不一,在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呈净损失的银行中,占比最大的是2007年南京银行,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占净收益的百分比为|13.36%。但,从每个银行四年纵向“公允价值变动”数据可以发现,发生符号反转,即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变成“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净收益)”的状况占比非常大。
    14家银行仅有5家能历年保持符号不发生变化,其中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与宁波银行一直为净收益,工商银行与兴业银行四每年平均为净损失。而在这其中,中国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波动更是数一数二,2007年是93.86亿元,2008年变为|5.29亿元,到2009年又因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暴涨而使“公允价值变动”数额上升至|92.44亿元。表1说明,对于单个上市银行而言,公允价值变动对与净收益的影响较大,年年出现正负不一的变动,且比率波动明显。

    (二)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银行股东权益的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对股东权益的影响主要包含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供应金筹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供应金筹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股东权益表中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与计入当期损益并最后影响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研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的公允价值总体变动额,包含“可供供应金筹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部分。

    从大体上看,公允价值总体变动额对于上市银行股东权益的整体影响程度比较小,但比重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其“公允价值计量对股东权益的影响额”占股东权益的综合比率,由刚开始2006年的|0.07%上升至2007年的0.66%,然后到2008年上升到0.23%,至2009年已经变为|1.01%。

    从单个上市银行看,公允价值总体变动额正负变动波动非常大。
    2006年10家为正、3家为负(这一年宁波银行在报表重述中未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状况);2007年为负数的上市银行数目增加到11家,而到了2008年负数的却又变为3家,其他11家均为正数,2009年有12家其公允价值总体变动额为负数,仅中国建设银行与宁波银行两家为正。由此看出,“公允价值总体变动额”为负的从2006|2009年数目是3、11、3、12,其波动性相当明显,而其占并不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因此,公允价值变动对于上市银行股东权益影响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其对单个上市银行的股东权益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3、上市银行财务营业额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性剖析

    (一)上市银行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剖析

    收益的敏锐性剖析是指专门研究制约收益的有关原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收益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锐性的剖析办法。收益敏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收益敏锐系数=该原因的中间变量基数/收益基数*100%

    针对上市银行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剖析而言,假设某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显示“买卖性金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b,衍生金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c,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为d(a、b、c、d的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直接影响净收益),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公允价值变动1%对净收益的影响为(a+b+c+d)*1%;另假设该上市银行的净收益为N,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公允价值变动1%时,净收益变为(a+b+c+d)*1%+N,净收益变动额为(a+b+c+d)*1%,净收益变动率为(a+b+c+d)*1%/N,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系数为(a+b+c+d)/N。

    由14家上市银行的四年年报数据统计得知,上市银行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综合敏锐系数分别是,2006年为1.66,2007年为1.24,2008年为1.08,2009年为0.56。这说明,上市银行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具备敏锐性,且四年来综合敏锐系数逐年在降低。

    另外,从单个上市银行敏锐系数升序排列后发现,南京银行敏锐系数特别高,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为15.35、7.41、5.37、5.17,即便逐年在减少,至2009年依旧在5以上。还有如中国银行,其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灵敏度历每年平均在1.25以上。因此,净收益对公允价值变动具备敏锐性。

    (二)上市银行股东权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剖析

    股东权益的敏锐性剖析是指专门研究影响股东权益的有关原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股东权益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锐性的剖析办法。其敏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敏锐系数=该原因的中间变量基数/股东权益基数*100%

    依据2006年、2007年、2008年及2009年A股上市银行年报数据计算的上市银行股东权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锐系数可知。综合而言,2006年的敏锐系数为1.57,2007年为1.41,2008年为1.39,2009年为1.33。这说明,上市银行股东权益对公允价值变动具备敏锐性,且四年来综合敏锐系数逐年在降低。

    从单个上市银行敏锐系数升序排列后发现,招商银行、深圳进步银行、浦发银行敏锐系数特别高,2009年分别为2.78、1.89、1.32,2008年分别为2.88、3.09、1.47,2007年分别为2.24、1.53、3.24,2006年分别为2.13、2.89、3.43,其股东权益对公允价值变动的灵敏度不可小视。

    4、结束语

    立足国内上市银行,回首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四年历程发现,一方面,银行营业额的好坏除去取决于银行自己的经营情况外,还在一定量上依靠于银行自己没办法控制的市场环境。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于银行业自己条件的需要愈加高。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上市银行对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是持一种乐观态度的,并且上市银行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具备一定量的靠谱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并没损害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整体水平。

    当然,站在另一层面考虑,公允价值具备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一方面,经济环境和风险情况的变化与企业自己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公允价值的变化,进而会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其次,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得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计量中存在很多估计和判断,比较容易成为管理层操纵收益的工具,进而使报表用户没办法充分判断公允价值的公允性。针对国内上市银行而言,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对其负面影响有限,但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财务营业额的波动性导致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没逐年减缓的趋势,而上市银行财务营业额指标对公允价值价值变动的敏锐程度同样较大,所幸的是敏锐系数呈逐年降低态势。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要在国内银行业真正达成“决策有用性”这一目的,需要在不断健全其估值技术的同时打造一个有效的规范安排。而在这个规范范围内需要不断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大内部控制约束,需要强化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规范。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