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对策剖析研究

点击数:867 | 发布时间:2025-02-11 | 来源:www.nousuan.com

    Abstract: Under the premise of increasing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network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 is also increas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last mile" plight in e-commerce logistics still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This has brought obstacle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new countrysid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is issue,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logistics;last mile

    中图分类号:F326.6;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089-02

    0 引言

    最后一公里(Last kilometer),在英美也常被叫做Last Mile(最后一英里/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重点性的步骤(一般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且意义重大)。在物流业中,“最后一公里”则是指对商品的最后配送过程,将商品配送上门,达成P2P的服务模式。

    伴随“网络+”这一政策的不断进步和健全,农村网民的人数不断增加,网购的需要愈加大,农村区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消费市场。据中国电商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的《2017(上)中国互联网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买卖规模达到4402亿元,与2016年上半年的3120亿元,同比增长41.1%。预计2017年底,中国农村网上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6300亿元。2017年“双十一”期间(11月1日-11月11日)农村达成互联网零售额846.08亿元,其中“双十一”当天达成互联网零售额392.40亿元,同比增长66.53%,在“双十一”期间中占比为46.38%,已占据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依旧存在多种问题,特别是对“最后一公里”商品的配送,依旧是农村物流进步的不足之处。

    1 农村区域“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

    1.1 落后的交通运?条件

    自古以来,国内的农村人口分布就呈现了“地广人稀”的特征,其格局则多是以零星的村落环绕中心城镇而建。也正因这样,连接村落与城镇之间的道路总是少而密度低,没办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农村物流需要。更为紧急的是,在国内大部分西部区域,因为地势较高,地形分布多以高原、丘陵为主,道路也主如果崎岖的山路或临时修建的土路,大型运输汽车很难顺利通行。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是达成农村区域“最后一公里”的商品配送的主要挑战。

    1.2 简陋的物流基础设施

    因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达成“最后一公里”所需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健全,不只缺少很多的运货汽车,且运货汽车水平较差,征用私家车、客运车、农用车的现象数见不鲜。相对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增大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本钱,这致使大部分农村物流不能不通过邮政配送,但同时,传统的邮政快递也存在着价格贵、速度慢等很多问题,不可以被一般电子商务公司所同意。要达成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健全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1.3 较低的物流信息化水平

    受经济进步水平的制约,农村区域的信息化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讲依旧相对较低,既没完备的信息覆盖系统,也没专业的信息采集工作者,商品配送效率低下,这类要点一同妨碍了信息化新农村的形成。而今,要进步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就需要坚持信息化道路,但相对落后的信息化互联网、信息化程度等问题也是横在达成“最后一公里”的目的上的一道隔板。

    1.4 零散的农村地域分布

    受国内经济进步的特征所限制,城市人口的分布较为集中,而农村的人口分布就极为分散,总是三五十人聚集成村落,每个村落之间又相距较大距离,要同时达成多个村落的商品配送,无疑会大大提升物流配送的本钱。较为零散的地域分布特点是达成“最后一公里”的又一难点。

    2 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

    2.1 确立符合农村物流特点的进步模式

    要确保达成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每个物流企业就需要确定适当的物流进步模式。而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配送方法依旧是以自营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两种形式为主,并以这两种配送方法为基础,加以延伸。

    京东商城是典型的自营物流配送方法,它打造“京东帮”服务店和先锋站计划,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当地打造起京东配送站,承接配送、销售、更换、货物支付一系列的服务。“京东帮”服务是和京东配送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两套模式,它们与京东是是合作关系,主要负责帮助京东商城打造农村与小型城镇的配送、安装、服务,从而扩大京东商城的业务覆盖面积。

    阿里商城是第三方配送的代表,通过新手裹裹将多个第三方的物流企业的资源加以整理,并通过新手体系入驻县城,经过当地的二段物流对到达县域的物流包裹进行整理,成功配送到达村点,再由客户上门取货,从而弥补了自有物流缺失的弱点。 2.2 推行一同配送

    考虑到农村区域的分布特征,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则应当推进一同配送,减少每个企业的运行本钱。一同的配送模式是以目的地中转站为起点,以顾客为终点,将多家快递企业的包裹由第四方物流企业进行分拣、存储和一同配送。

    一同配送的典型模式共有三种:一是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由几家用电器商企业联合出资,形成一个新的地区部门或者企业,并由该企业来确保达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安排。二是由将政府作为主体,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有哪些用途,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配送公司,并由每个企业一同用,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三是由一家用电器商物流提供资金,打造配送公司,并对该资源进行共享,收取相应的报酬。

    2.3 发挥邮政系统自己的优势用途

    邮政系统在达成对农村物流的配送之中向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达成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就需要发挥邮政的优势。截至2015年底,邮政农村投递路线 9.9万条。服务营业网点已达5.3万处,村邮站达到21万个,基本达成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因为邮政系统根植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打造也相对健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物流互联网,对于相对偏远的区域,也可以将商品暂时存放于物流网点,等待顾客上门自取。也正因这样,依托于邮政系统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则可以大幅度?p少每个企业的运行本钱,提升收益。

    2.4 推广“兼职快递”这一新型模式

    “兼职快递”是近些年兴起的配送方法,其本质在于通过招聘兼职快递职员来减少配送本钱。兼职快递员的选取多半以同村或当地居民为主,在午后下班回家的同时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商品配送。该模式应打造起完备的信用规范和监督机制,预防丢件、漏件等一系列的忽然状况,导致顾客损失。

    通过这种模式,兼职者可以在下班之余获得额外收入,客户同时防止了来回取件的困境,企业则以较低的本钱先行抢占了肯定的市场份额,从而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

    2.5 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发达的交通互联网是农村物流兴盛的先决条件,任何商品的上门出货都要通过道路运输才能顺利传递给买家。要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升级农村的道路体系,在道路交通上为商品的配送提供保障。此外,也应加大仓储、交通汽车等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问题。

    3 结论

    要全方位提高农村互联网用户对网上消费的认可度,就需要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这一弱点飞速补齐。伴随农村市场的持续扩大,农村消费水平的渐渐提升,对农村市场这一资源的充分借助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各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应当加强对“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看重,推行多种举措,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如火如荼。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