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32
Abstract Accorp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ocuments, from 2015,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 will be taken in national. In the "exam" backgroun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to enhance the pfficulty, pass rates decreased, forcing normal school education to make corresponpng changes, towards to emphasis on teacher qua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 of students of prec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of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s, and set out to expl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normal school,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pscussions.
Keywords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s; state exam; curriculum reform
自2011年浙江、湖北二省优先启动全国中小学和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广西、上海、山东、安徽、河北等多个省份也纷纷加入。2013年中秋节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方法》(以下简称《暂行方法》),其中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依据有关法规结合工作实质,国家计划于2015年实行全国统考。针对中师培养对象――幼师及小学教师,该方法中的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常识与能力》2科;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常识与能力》2科。下面我分别就近年来幼师与小学教师的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状况结合《暂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谈谈其对中师职业教育的影响。
1 婴幼儿教师及小学教师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方法及考试内容
1.1 申报条件
申请考试报名幼师资格证需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对比之前省考所需要的幼师毕业及以上学历,考试报名门槛有所提升。同样的,申报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最低学历也由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提高为大学专科毕业。同时,取消了师范生的“免考权”,使所有沉迷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站在同一块跑线上,择优录取,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师结构。
1.2 考核形式
幼师及小学教师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均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依据考试内容分为笔考和机考两个板块。实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后考试形式的多样性使考核内容增多,范围增大,从常识储备、灵活应用、随机应变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选拔出色人才。
1.3 考核内容
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科目由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部分构成。题型分为单项选择、材料剖析及写作题,此科目使用机考作答。《保教常识与能力》科目涵盖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进步,与由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推行、教学评价五部分内容构成的综合模块。题型有单选题、简答卷、论述题、材料剖析题和活动设计题,此科目使用笔考作答。除此之外,该资格证的面试不分科目,一般使用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依据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状况,内容多样,比如:你们班有个孩子常常咬指甲,咬的手都变形了,你如何解决?而展示题可以是为某次班级活动现场绘制黑板报,也可以是为某首婴幼儿诗歌配图……这类内容都没办法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答案,一方面需要考生拥有一流的教育理念,熟知教育法律法规,其次考生还需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置能力等等。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科目结构由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几部分构成。题型分为单项选择、材料剖析及写作题,此科目使用机考作答。《教育教学常识与能力》科目的结构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及班级管理,及由学科常识、教学设计、教学推行和教学评价有机构成的综合模块。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材料剖析题、简答卷、教学设计题。此科目使用笔考进行,并且依据申报科目不同,在材料剖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会有出现具备针对性的问题。该资格证面试同样分科目进行,考核方法为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显然,对比省考时仅仅考查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两门学科,国家公务员考试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系列丰富的常识储备及基本能力不是靠考试前突击可以达成的,需要学生平常的积累和练习,因为师范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历程带给她们的“免考”金牌,怎么样适应这种新政策下的考试无疑成了所有师范院校亟需应付的问题。考虑到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年龄较轻,学校和教师的引导用途就看上去至关要紧,这种引导的直接体现就是相应课程的安排。 2浅析中师职业教育改革
2.1 教学内容、教学课程改革
以笔者所任教的上饶师范学校为例,现在为婴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繁多,对比两门笔试的各大模块,已开设和需要开设的课程对譬如表1,2所示。
从两张对比表格中可以看出,现在中师院校所开设的幼师专业课程尚未达到国家对其专业性的基本需要,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学评价等课程,学校甚至未曾开设,根据幼师资格证考试概要的需要开设有关课程应该是适应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再者,虽然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这两门专业课一直以来都作为师范院校的重点学科出现,但过去学生只须在校内考核中合格即可获证,不需要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考试,故校方针对这两门课程拟定的培养策略未必可以适应如今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形势,依据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做出适合调整实为大势所趋;此外,还有一部分课程,如游戏理论、婴幼儿保健等,学校对学生的需要不高,多半停留在考察层面,现在也应加入考核科目,严抓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考试概要与婴幼儿教师基本重合,因而需加设的课程与幼师专业雷同。相比之下,《教育教学常识与能力》这门科目更需引起注意,具体对比状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一方面缺少对小学各门学科课程标准的详细解析,其次不够看重对学生教学设计及教材书写的指导。笔者过去有过辅导毕业班学生数学教学法的历程,这类学生有一个常见存在的现象,偏好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试讲,矛盾的是讲课的过程均十分熟练,从语言表达到板书书写皆挑不出太大的问题,这与我校一直以来重视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密切有关,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仅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好看的三笔字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正是给中国现行的教师培养策略一个警示。考试困难程度加强,考试内容增多,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的最后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性。师范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但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起到的是引导督促用途,假如将通过考试看作培养学生的最后目的则会走进误区。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并可以学以致用,重视实践是第二个重点。
2.2 推行“双元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中师学校沿用的是普通院校的教育模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相互独立的三段式课程,这与职业学校所设定的以练习学生技能为主的培养目的不相符合,结果就导致了学生没办法将所学常识实质应用到讲课过程中,只能生搬硬套其他人的教学设计。要想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同时在校内和校外拓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校内,第一需要提升实践课的课程数目。以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校内实践是通过教学法这门课达成的,一般开设于学生入校后的5、第六学期,每周四节课,这个比率仅占该学年全部课程的10%左右,根据每一个班50个人计算,每个人一次试讲加教师点评需要1节课时间,那样一个学期最多只允许同一名同学试讲两次,在如此低频率的实训中,学生仅仅可以熟知教学过程,远达不到站上讲台熟练教学的程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压缩学术性质过强的科目课程数目,为实质操练空出时间;二是将与实践教学有关的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延长实训时间。如此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早地进入教师这个角色,在提升她们自我认可感的同时增加实战经验,还能加深教师对学生教学水平的认识,便捷指导。第二应注意实践形式多元化。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给同班同学讲课,师生一同点评,练习教学技能,也可以由学校组织有规模的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我校过去举办的讲课比赛,大多是赛前确定某部分内容,或者让学生自选内容进行比试,这种办法会使比赛流于形式,也忽略了对教学设计、教材书写的评判,因此实践类比赛可以采取临时抽取内容,限时筹备教材,随后上台讲演的方法进行。尽可能鼓励学生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选择国内外一流的教学方法及办法,不只要看重教学最后呈现的成效,同时也应看重课前的筹备过程,使学生真的从比赛中获益。
针对校外实践,校方可以效仿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大与市内公立及私立学校的合作,为学生增加实践机会。所谓“双元制”就是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纽带,在德国,同意职业教育的学生每周有超越一半的时间在企业中学习,这种理论与实质紧密相连的教育方法为德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技术娴熟的出色职员。在国内,师范生一般会在求学阶段马上结束的最后一两个学期进入学校实习,一方面受国情所限,中小学课业任务紧,教师不想出让课堂进而导致海量师范生缺少真的站上讲台的机会,整个实习期以旁听和批改作业为主;其次学生自己总是由于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等主观原因致使实习时间不满或者根本没参加实习。同时,校方对实习的管理也相对松懈,极少委派班主任及有关学科教师前去监督学生的实习状况,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师范生的实习历程“名存实亡”。要扭转这一局势,唯有使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学生求学的早期便每周安排一天时间进入合作学校实习,此阶段以旁听学习为主,如此有益于学生将所学常识与教育实质相联系,也便捷带教老师加深对实习生的认识,只有在充分知道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才大概使教师在学生实习后期出让课堂,给他们更多上台讲课的机会,而这类丰富的实践历程也会成为学过生日后参加各类考试的有力砝码。
2.3 加大师范生的实习指导
校外实习是练习学生技能的重点渠道,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提供更优质的实习场合的同时,校方需要加大对实习生的跟踪指导。定时委派专任教师到学生实习的学校听课,准时与带教老师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教学能力,在起到督促鼓励用途的同时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成长。
总而言之,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不仅能够增加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提高教师的自己价值,还可以使中等师范院校明确师范生的培养方向,拟定愈加实用精炼的培养策略。今年十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于安徽合肥学院会晤的致词中谈到:“中国正在加快进步现代职业教育,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让‘崇尚一技之长’成为社会风尚。”总理的这番话饱含对职业教育的憧憬和期待,相信教师资格证国家公务员考试势必倒逼职业教育良性变革,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