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

点击数:819 | 发布时间:2025-03-03 | 来源:www.unixiaoyuan.com

    美国“次贷”的初衷是解决没钱人的住房问题,但后来却变成一场愈演愈烈的危机。虽然危机是什么原因不少,但与海量金融机构见利忘义、见利忘险的社会责任缺失不无关系。

    自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危机导致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股市剧烈震动,导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大动荡。更可叹的是,当初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创造革新的“次贷”,本想藉此解决美国没钱人的住房问题,“让没钱人也能圆上美国梦”, 其初衷不但没能达成,反而使一些美国百姓债台高筑,苦不堪言。

    是哪些原因让华尔街的好初衷适得其反了呢?虽然有缘由种种,但其中海量金融机构见利忘“义”、见利忘“险”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初, CDO债券的设计是为了减少贷款风险,帮助“没钱人”买房, 本来是一件好事,其出发点是为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达成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但,到了后来,大部分机构都忘记了次级贷款业务的初衷,而是完全把它当成赚钱的工具,金融革新变成了金融游戏,设计的商品只考虑每个金融机构如何从中获利。

    第二,这类金融机构对利益的追求超越了对风险的防范。从源头上来讲,美国房产金融机构放松了贷款条件,违背了金融稳健性的原则,埋下了日后危机的种子;而从一系列后来所谓革新的金融衍商品来讲,都是以逐利原则为导向。

    尤其是到后来让人称之为所谓的“三毛债券”的出现和失去控制更是可以用见利忘义、见利忘险来形容。一是该商品的设计从根本上就忘记了次贷商品的初衷。他们忘了自己最后赚的钱都源于那些“没钱人”。而根本不考虑这类“没钱人”的实质情况。在整个资金Supply chain中,最薄弱的当数次贷借款人的资金情况,他们有些除已抵押的房地产外所剩无几。金融机构却全然忘记他们收益的真的来源,只顾计算自己怎么样从设计的游戏中获利。二是,参与各方只顾逐利,不考虑风险,最后导致金融系统陷入失去控制,加上房产的亏损,最后致使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当然,在整个进步过程中,并非只有贷款公司没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也并非只有贷款公司“见利忘义”。典型的例子,譬如贷款给对冲基金的银行、对冲基金、投行、保险公司还有海量不考虑风险的疯狂购买者。因为忘记或没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对自己、对社会都导致了很大的损失。

    金融机构身负重大的社会责任,稍有不慎,便会给社会带来紧急的影响,甚至产生危机。金融机构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切实融入到宗旨中去,并牢牢地贯穿运营的全过程。如此既有益于自己,又能有益于社会,才是立足之本。{论文 LunWenData.Com}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